6、1994年中国分税制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总结起来,其主要内容如下:1。重构税制结构,取消一些不合理的税种(如产品税),代之以更加市场化的税种(如征收增值税、调节消费税)。2.重新划分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使中央政府获得更大的财力。3.为了保护几个省市(尤其是富裕省市)的既得利益,中央设计了一套退税制度。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常见的财政政策。是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配关系的规范方法。

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短期内建立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理想模式还缺乏必要的条件。只能循序渐进,逐步到位。分税制的基本原则改革是在事权划分的基础上,按照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在中央财政适当集中财力的基础上,实行转移支付制度;中央和地方税务机关分开设置,预算分级管理。分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1993年为财政体制的基准年改革确保各地在1993年获得财力。

7、我国税法 改革 方向论述题,怎么做

目前税收收入增速过快,宏观税负过重。在收入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的今天,增速远快于GDP增速是不合理的。税收收入增速与企业和居民个人收入快速增长相匹配,企业和居民税负过重。分税制后改革,财权上移,事权下移,地方财权和事权严重不匹配,分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中国目前的房产税只对中国企业和个人征收,不对外国人和外商投资征收,导致税负不平衡,应在适当的时候改变。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前,企业季度利润或年中新设企业利润需要折算成年度税率(3万元以下为18%,10万元以下为27%,10万元以上为33%)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8、 改革开放后中国 关税政策与美国的不同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关税与美国的政策差异总结如下:美利坚合众国的税收法规及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1775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人民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并于次年宣布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从1781年到1787年,这13个州组成了邦联国会。此时,这个松散的州际联盟无权征税。有些州只对部分船舶征收吨位税或限制关税。

1787年,美国颁布新宪法,规定联邦政府享有独立征税权。关税已成为联邦收入的主要来源,除少量消费税和部分直接税外,各州政府主要征收财产税和人头税。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美国联邦政府实行扩大消费税和提高税率的政策,消费税比重急剧上升,关税退居次要地位。我国税收制度自对外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9、共同富裕下的税制 改革 方向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协调的基本制度安排,加强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调节,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税制改革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本文围绕共同富裕改革这条主线,对我国的税制结构和国际比较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税制进行探讨。一、我国税收收入制度及收入分配效应为了衡量我国税收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我们将税收收入按照税负是否可以转嫁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从而对税收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直接税主要包括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和财产税(房产税、契税和车辆购置税),间接税主要包括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关税、营业税等流转税。

10、中华人民共和国 关税 制度的沿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国务院制定颁布了《暂行海关法》,对关税-3/作了特别规定,并于1951年5月1日起施行。随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并于1951年5月16日生效。本税则及其实施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单行法关税,统一全国关税 制度。这个制度实行了30多年。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综合国民经济体系的需要,

为了促进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务院于1985年3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新税则采用了海关合作理事会国际通用的商品归类目录,并根据我国对外商品贸易情况增加了部分子目,条例的颁布和新税法的实施,加强了关税-3/的法制化和系统化。1987年7月,NPC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并立即实施,同时废止了《暂行海关法》。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关税  改革  方向  制度  中国关税制度改革方向  
下一篇